【誠信理念宣傳】勿讓謊言成流量密碼
編輯:王軍 信息來源: 光明網發布時間:2024-4-9
2月16日,浙江杭州網民徐某藝在多平臺發布“在法國巴黎撿獲一年級學生秦朗的寒假作業”相關視頻,迅速引發全網關注熱議、“全網尋人”,多日占據多個平臺熱搜榜。然而,根據公安機關調查結果,該事件為徐某藝與其公司編導薛某編造劇本,在網上購買寒假作業本,擺拍視頻進行發布。目前,浙江杭州公安機關已對徐某藝、薛某以及涉事公司作出行政處罰,并責令其公開道歉,隨后對其賬號予以階段性禁言。
這一場基于謊言展開的鬧劇,著實讓人亂了眼、寒了心。視頻之所以能夠爆火,除去表面的搞笑、異國、巧合等元素,根本上源于人們對一個未曾謀面孩子的關心和幫助。這不僅因為小學作業是不少人共同的童年回憶,更因為丟失作業的慌張、害怕得到了網友們的深刻共情??杀氖?,這種善意的傳遞卻被一些人精準拿捏,成為網紅和資本赤裸裸的逐利工具。這一摒棄良知、突破底線的行為浪費了公共資源、擾亂了網絡秩序,更是對良好社會輿論環境的一次破壞,理應予以嚴肅懲戒。
近年來,手機短視頻發展迅猛。截至2023年6月,國內短視頻用戶規模約為10.26億人,占網民總數比例高達95.2%,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超過2.5個小時。與此相伴而生的,是自媒體造假現象的層出不窮。從“女騎手深夜送餐被盜電動車崩潰大哭”,到“被妻子拋棄的丈夫帶娃在街邊擺攤還債”,相關視頻事后均被證實為蓄意擺拍,涉案人員被依法處罰。2023年底,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三批涉多領域網絡謠言典型案例,指導網站平臺持續加大監測查證和處置曝光力度,溯源關閉謠言首發賬號,累計處置違法違規賬號1660個。這不僅是對廣大網友的提醒,也是對網絡謠言的有力震懾。當前,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,不斷推動著新媒體格局發生巨變,帶來傳播渠道的日趨豐富、平臺影響力的持續擴大,將人們裹挾在媒介龐雜繁復的信息洪流中。有時,毫無來由的一張截圖、一段視頻、一句錄音,配以情緒激動的講解、聳人聽聞的標題,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引發人們的注意和討論,并獲得巨大流量關注和金錢利益,這也成為一些人不惜捏造虛假信息來獲得熱度的直接動因。被不少網友調侃的“覺好玩,隨手拍,未想火,已開播,預帶貨,望支持”循環話術,就是這樣一種荒唐低級卻又行之有效的攫取流量的方式。即便過段時間后真相浮出水面,對個人及社會的危害和影響也早已形成。歸根結底,網絡謠言損害的是名為公共信任的寶貴資產。長此以往,動搖的是誠信社會的建設之基。遏制網絡謠言、凈化網絡空間,已然成為眾之所盼、民之所向。
一個健康清朗的網絡環境,需要全社會共同呵護。2023年以來,中央網信辦針對自媒體造謠傳謠、假冒仿冒、違規營利等突出問題出臺一系列整治措施,旨在加大對網絡謠言亂象的打擊力度,為網絡信息真實性保駕護航。今年3月,中央網信辦啟動了2024年“清朗”系列專項行動,針對網絡環境重點開展10項整治任務,包括自媒體造熱點、蹭熱點、無底線吸粉引流牟利,通過擺拍場景等方式制作扮窮、賣慘內容博眼球,在直播帶貨中進行虛假浮夸宣傳等,為自媒體運營劃定了紅線,而且從多方面明確了網絡平臺的責任。在此次“秦朗丟寒假作業”視頻下的評論區,部分網友在視頻剛發出時便表達了求證真實性、“蹲”后續發展的態度,體現了人們面對網絡爆火熱點時所保有的清醒和理智,也折射了公眾媒介素養的提升。放眼未來,進一步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,應當多方聯動、數管齊下、全民阻擊,不斷健全法律法規、完善問責制度、加強宣傳教育,形成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嚴肅查處、網絡平臺加強內容審核、廣大網民共同監督的良好局面。在網絡內容發布時,通過強化資質認證展示、規范信息來源標注、加注虛構內容或爭議信息標簽、完善謠言標簽功能等方式方法,加強網絡信息真實性管理。對網絡謠言的不時冒頭、反復,更要做到人人喊打、露頭就打,發現一批、處罰一批,曝光一批、警示一批,大力斬斷網絡謠言的生產鏈條、堅決清除流量毒瘤滋生的土壤,從根本上消除謊言成為流量密碼的可能性。相信,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,我們定能攜手共筑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!